羊城晚報記者 沈釗
近日,交通運輸部發布2022年11月網約車行業數據,截至11月30日,該月全國訂單共計5.08億單,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01萬本、車輛運輸證206.4萬本。記者梳理發現,從2021年1月至今,網約車行業整體合規管理成果顯著,其中,廣州穩坐城市合規排名的前三名。
2021年上半年,合規率超過80%的城市僅有7座,2022年年末這個數字已經躍升至16座。過去24個月,廈門、杭州、廣州三城分別多次贏得城市合規排名冠軍。其中,廈門登上城市合規排名第一的次數最多,杭州和廣州其次。此外,深圳、鄭州、合肥、???、重慶、貴陽、南京等多地也多次躋身排名前五的行列。
從平臺側看,過去24個月,各地交通主管部門推動行業合規管理,同時兼顧公平就業,全國持證上崗的駕駛員和車輛數量持續增長。其中主要網約車平臺如滴滴、美團、曹操等平臺的合規率明顯上升。
統計數據顯示,截至2022年年末,全國駕駛員證發放數量比2021年年初增長超過60%,車輛運輸證增長超過75%。盡管合規車輛還遠少于駕駛員數量,但綜合增速超過后者。今年多地也增加新能源牌照投放,適應市場需要。
羊城晚報記者還留意到,12月6日,交通運輸部等六部門發布關于修改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》的決定。修改后的《辦法》對未取得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、駕駛員證從事網約車經營活動等行為的罰款數額予以下調。
文件明確,未取得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》的,對網約車平臺公司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;未取得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》的,對當事人處以3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;未取得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》的,對當事人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。
對此,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認為,修訂的《辦法》并不意味著違法成本的降低。條文的細化對于行業是利好消息,明確各方主體責任,保障了平臺方及網約車司機的權益,同時也能督促平臺及司機遵守行業規范,促進網約車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